產業轉型從改變思維模式出發
- 科學文明@臺洋
- 2019年3月25日
- 讀畢需時 1 分鐘
文/紀國鐘,原文刊載於台灣英文新聞
圖/pixabay
產業公司的創立目的是提供社會有用的產品及服務,同時創造利潤給股東,並提供員工好的工作環境及職涯成長機會。五十年來,台灣的經濟起飛,從以農立國自給自足轉型到工業生產出口導向,台灣產業成為全球生產供應鏈的重要成員。自從中國崛起,大量台商投資中國以大量生產及低成本行銷到世界各地,導致台灣本土生產及投資20年來停滯不前,形成台商及本土勞工收入兩極化的結果。出國工作的年青人成為社會領導人心中最軟的一塊。產業升級也成為各界討論最多的一個議題,本文想用轉型取代升級的提法,恢復過去創造經濟奇蹟的雄心壯志輕鬆轉型,沒有必要自卑,信心滿滿由新的思維來領導產業轉型及新產業的創立,轉身朝向未來新經濟典範大步前進。

我們要的新思維是,以人才及智財權為核心知識的思維。大家可以同意台灣是已開發的國家,知識經濟時代其實早就開始,2000年經發會主委陳博志就在行政院提出方案,啟動台灣的知識經濟建構藍圖。到20年後的今天,我們的各界領導人,似乎還是...《看更多》
Comments